目录
- 1,古代的“鼓瑟”和“击缶”是什么意思
- 2,击缶的意思是什么
- 3,击缶是什么意思
- 4,鼓瑟、击缶是什么意思?
- 5,鼓瑟是什么意思,击缶呢?
- 6,缶的读音及击缶含义
- 7,“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 8,鼓瑟和击缶各是什么意思??
1,古代的“鼓瑟”和“击缶”是什么意思

鼓瑟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弹瑟,二比喻夫妇感情融洽。瑟是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鼓,在古诗文中与“琴”、“瑟”联用一般作动词,弹奏、敲击的意思,《辞海》第二条注释为“弹奏琴瑟钟鼓等乐器或者击物作声”,鼓瑟,意即弹奏瑟这种乐器。 击缶亦作“ 击缻 ”。“缶”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扩展资料: 瑟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另指古水名,指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琴”体积较“瑟”为小,音量较小,弦也较少,用于当着客人的面演奏。演奏者或为主人,或为妙龄女郎。“瑟”体积大空腔大故音量大,弦多则音色变化多,用于帷幕后面隐匿处作为背景音乐的演奏,目的是给宾客饮酒谈天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而非用于专场音乐欣赏会,所以演奏员可以是技术娴熟的老叟老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击缶 百度百科-鼓瑟
2,击缶的意思是什么
击缶释义:
亦作“ 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 宛丘 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 秦王 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 为 赵王 击缻。’”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清 孙枝蔚 《赠江舟次诗》:“书空耻咄咄,击缶歌呜呜。不为今离别,焉知昨欢娱?”
3,击缶是什么意思
击缶:编辑本段
jī
fǒu
1《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鼔,敲击;节,和拍;击缶亦作"击缻"。秦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2《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淮南子·精神训》:“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说明“击缶”是民间低级文娱形式。
3《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为夕阳余晖,叩缶而歌是垂暮老人的挽歌。《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证明其中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
4
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形容秦国音乐文化落后。战国以前,秦处西陲,文化低,无音乐教材,喝到半醉,以击着瓦缶,手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而歌。到战国中后期,秦国引入郑和卫之民乐,古典宫廷韶乐。秦人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为耻,忌讳提及此事。
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6
击缶,就是敲瓦罐,“击缶而歌”非优秀正统音乐,在中国文化里面是贬义。
4,鼓瑟、击缶是什么意思?
1.鼓瑟: 一指弹瑟,二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2.击缶: 亦作“ 击缻 ”。“缶”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相关介绍: 瑟是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鼓,在古诗文中与“琴”、“瑟”联用一般作动词,弹奏、敲击的意思,《辞海》第二条注释为“弹奏琴瑟钟鼓等乐器或者击物作声”,并举了《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的例子。鼓瑟,意即弹奏瑟这种乐器。 扩展资料 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根据乐器主要发声部分的制作材料来给乐器分类,《三字经》中就将“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合称八音。缶,因为是由土烧制而成,也就是土类乐器。当然,这种分类方法是很原始的。 中国八音中的土类乐器,主要的只有两种,一个是埙,另一个是缶。缶的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火钵,是很少见的乐器。埙的历史悠久,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距今已有7000余年,最初只有一个吹口,有音孔,而后慢慢增加演变为八孔埙,十孔埙和半音埙。埙的音色柔美,音质圆润,颇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美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击缶
5,鼓瑟是什么意思,击缶呢?
鼓瑟就是弹琴,击缶类似于敲鼓。 瑟是古代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缶则是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王在宴会上要赵王去弹琴助兴,本质上是对赵王的侮辱,看不起他,于是作为回击,蔺相如就要求秦王击缶。 扩展资料: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译文: 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 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 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廉颇蔺相如列传 百度百科-鼓瑟 百度百科-击缶
6,缶的读音及击缶含义
缶
fǒu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详细解释:
缶
fǒu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earthenjarwithbigbellyandsmall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汲水的瓦器〖earthwareforsuckingwater〗
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考古〗∶一种陶瓷乐器〖fou,aclaymusical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易·离》
7,“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缶”字的读音是:fǒu 释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3.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4.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5.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击缶出自: 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 宛丘 之道。”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 秦王 不怿,为一击_。 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 为 赵王 击_。’” 3.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扩展资料缶出处: 1.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2.盎谓之缶。——《尔雅》 3.贰用缶。——《易·坎》 4.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5.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6.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7.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8.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相关组词:庄缶 鼓缶 拊缶 _缶 西缶 土缶 击缶 陶缶 瓦缶 抚缶 酒缶 罂缶 敲缶 质缶
8,鼓瑟和击缶各是什么意思??
鼓瑟 :
ɡǔ sè
1.弹瑟。 2.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击缶 :
jī fǒu
1.亦作"击缻"。 2.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瑟,古代弹弦乐器。其历史久远。《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
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通常是瓦器,可以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