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鲜花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心连心鲜花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韩复榘的人物性格

韩复榘的人物性格

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计划。张绍堂、李树春、何思源等是他的主要幕僚。韩复榘治鲁七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韩复榘听了梁漱溟的讲学,对他的道德学问很是仰慕,于是便有了后来在山东鼎力支持梁的乡村建设计划。梁也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靠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冯玉祥,在山东靠韩复榘。”韩复榘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计划,旨在进行政治及行政改革。韩说:“中国紊乱至此,非从农村整理入手不可,余个人对此迷信甚深。在济南曾办‘村治学院’,现在山东又办有邹平之‘乡村建设研究院’。”又说:“我学识浅陋,而有学识的即‘乡村建设研究院’。因为它是集合知识能力分子在救济农村,一方(面)培养农民知识,一方(面)把农村组织起来,有组织才有力量。”他还说:“军队需要整理,不整理早晚要垮;政治也需要改革,不改革也是早晚要垮的。”他呼吁:“我不会改革,请梁先生帮我们改革吧!”韩复榘对梁漱溟非常尊重,当面称之为“梁先生”。凡梁所提建议,韩多采纳。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另外,韩复榘对戏剧事业十分热衷。当“晦鸣社”又回到济南演出时,其推出的爱国新剧受到韩复榘的关注。在一次剧团上演《文天祥》时,韩突然上台发表即兴演讲。他说:“王先生编的戏很不一般,兄弟认为大有深意,列位要好生想想,这才叫移风易俗哩!” “晦鸣社”因此而声名大噪。1931年,齐如山与梅兰芳、余叔岩、张伯驹、陈半丁等在北平创立“北平国剧学会”,后因经费问题而一度停办。韩复榘在济南闻讯后,鼓励齐“务必把‘国剧学会’再恢复起来”,并赞助他4000元的开办费及每月400元的经常费。“北平国剧院”很快又重新开展工作,直到抗战爆发。1938年1月24日晚,韩复榘在禁闭室被枪毙于武昌城外,身中三弹,当场身亡,死时四十八岁。韩复榘死后,《中央日报》向全国发布消息,宣布他的十大罪状。这十大罪状是:1.违抗命令,擅自撤退。2.按兵不动,拥兵自保。3.勾结日寇,阴谋独立。4.收缴民枪。5.纵兵殃民。6.派销鸦片。7.破坏司法独立。8.擅征和截留国家税款,破坏税制。9.侵吞国防经费。10.扰乱金融。过后,蒋介石念及其中原大战中的功劳及其部下的劝说下准其安葬,因韩是二级上将,又是一省主席。韩复榘的灵柩被安葬于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墓地。墓前立一石碑,上刻“韩复榘之墓”五个大字(1954年韩复榘的灵柩经人民政府批准,由其子女迁往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

2,韩复榘其人

韩复榘逸闻三则


韩复榘,字向方,直隶省霸县东台山村人。他自幼好逸恶劳,嗜赌成性,后因债台高筑,逃往关东谋生。其间巧遇一常出入军营的算命先生,由算命先生引荐,20岁的韩复榘于1910年春天投到清兵营中,在冯玉祥手下当兵,从此他一直跟随冯玉祥将军,由司书、队官、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到师长。

一、韩复榘摆火羊阵


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单大摆火牛阵,打败燕军,收复七十余城。
1925年12月,韩复榘带一个师的兵力攻打天津的奉系军队。他想用田单的办法,但找不到那么多牛,便用三百头绵羊来代替。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在羊头上绑刀、羊尾上拴麻、羊身上披彩条,乘夜间把羊赶到阵前,点燃羊尾上浸过油的麻,驱赶着羊群在阵前乱窜。奉军发射照明弹,看透了对方的意图,便用机枪扫退了韩军,把送上门来的火绕绵羊拖回营房,做了下酒菜。




二、韩复榘校庆演讲
1929年5 月,韩复榘叛冯投蒋后当上了山东省主席,成了独霸一方的军阀。
一次山东的一所大学搞校庆,请韩复榘作演讲。
韩复榘先干咳了几声,然后开始讲话:“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没来的举手!”他见没有人举手,连连点头,满脸堆笑:“很好,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这使我非常感冒!”
“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钻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里爬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就象对牛弹琴。”
这一番错漏百出的蠢话,让人听了哭笑不得,但是韩复榘却认为自己讲得相当精彩,话头一转又侃侃而谈:
“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手赞成。就是有一条不好,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边走,那左边留给谁呢?”听众哄堂大笑。
韩复榘以为听众是在对他的“精彩”演讲喝彩,他就又慷慨激昂地胡说起来:
“还有一件,兄弟我也很是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里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全场讶然,听众啼笑皆非。




三、韩复榘看篮球赛
韩复榘当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时,篮球刚从西洋传过来。济南成立了一个正规篮球队,预定时间要进行一场篮球赛。
到了篮球赛那天,“韩大主席”也被请了去,坐在看台正中。韩复榘第一次看这种比赛,觉得既稀奇又滑稽,就高声大嗓地胡说开了。
他看到篮球场上,那么多人抢那一个球,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就问身边的人:“看他们抢球那不要命的劲儿,大概那个大皮球很贵吧?”
身边一个官员告诉他:“不贵,五十块就能买个顶好的。”
韩复榘哈哈大笑说:“咱们省库里钱有的是,买上它二十个,一人送他们一个,别叫他们那么拼死命地争抢了!”

3,韩复榘被杀后部队为什么没有造反?

对小兵来说,只要直接的上级,自己的连长排长还好没有起头造反,那么为什么要造反。 所以以此类推,韩被杀后有意向为他报仇的只有他的直系下属那么几个人。 那些人被老蒋要么渗透了,要么战死了,要么最后给点钱也收买了。 而且韩复榘也不是什么好领导。 韩复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煎茶铺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韩复榘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韩复榘在山东击败了晋军为蒋介石巩固了前沿战线。主鲁后,韩复榘誓要"变鲁为齐",他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建设模范新乡村,并号召山东农村大力学习模范乡村,以提倡经济保障。 1937年,韩复榘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韩复榘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徒骇河之战、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期间韩与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后韩复榘不听国民政府命令。擅自撤离山东战场而被蒋介石在开封诱捕并因此治罪,审判后被戴笠特务暗杀,终年47岁。

4,韩复榘被杀后部队为什么没有造反

对小兵来说,只要直接的上级,自己的连长排长还好没有起头造反,那么为什么要造反。 所以以此类推,韩被杀后有意向为他报仇的只有他的直系下属那么几个人。 那些人被老蒋要么渗透了,要么战死了,要么最后给点钱也收买了。 而且韩复榘也不是什么好领导。 韩复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煎茶铺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韩复榘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韩复榘在山东击败了晋军为蒋介石巩固了前沿战线。主鲁后,韩复榘誓要"变鲁为齐",他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建设模范新乡村,并号召山东农村大力学习模范乡村,以提倡经济保障。 1937年,韩复榘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韩复榘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坚守临邑、济阳遭遇战、徒骇河之战、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期间韩与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后韩复榘不听国民政府命令。擅自撤离山东战场而被蒋介石在开封诱捕并因此治罪,审判后被戴笠特务暗杀,终年47岁。

5,关于介绍山东军阀韩复榘的书

1、

题名:无常军阀韩复榘混世魔王张宗昌
作者: 梅小航编著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页数:214页
丛书:中国名人大传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军阀韩复榘、张宗昌的种种劣迹。内容包括赌徒当兵步步高升、忘恩负义叛冯投蒋、中原大战成为土皇帝、闯荡东北成一霸、密谋刺杀陈其美等。

2、
书目:韩复渠
作者:吕伟俊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印刷时间:1985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3、
书目:鲁将韩复榘
作者:王健元编
出 版 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
印刷时间:1987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04页

6,介绍德云社的主要成员???

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侯震等。 1、郭德纲 郭德纲,男,出生于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声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1979年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又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 2、于谦 于谦,男,汉族,1969年1月24日生于北京,祖籍陕西蓝田,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北京马术文化节儿童马术推广大使。 3、岳云鹏 岳云鹏,1985年4月15日出生于河南濮阳,德云社青年相声演员、影视演员。2004年投身相声界,拜郭德纲为师,主攻相声、太平歌词、竹板书。2005年首次登台演出。 4、孙越 孙越,生于1979年。是已故的相声名家李文华先生的外孙,师从赵小林(相声界人称"面儿赵")。他是李家后人之中唯一一位说相声的人。 5、侯震 侯震,1976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德云社相声演员。侯震是相声大家侯宝林长孙,是侯耀中的儿子,也是侯耀文和侯耀华侄子。是侯家第三代中唯一一位以相声为职业的。对于侯震,侯耀文是非常疼爱,而侯震为人也是非常老实本分,甚至淡泊名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云社

7,韩复榘真的那个水平吗?

  1938年,韩复榘在开封被蒋介石诱捕后,蒋为搜罗韩的罪名,曾召见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开口先问:“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韩复榘是怎样卖鸦片的?”何不肯落井下石,直言道:“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不出卖鸦片。”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1890年生于一个小康之家。14岁时,父母为他娶妻高艺珍,即一代名士高步瀛的侄女。韩长大后投奔冯玉祥,冯见韩复榘外表斯文,还能写得一手好字,颇为喜爱,就叫他当了司书生。从此,韩复榘在冯玉祥手下,逐级提升,与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成为冯玉祥的得力战将,被称为“十三太保”。中原大战时,韩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计划。张绍堂、李树春、何思源等是他的主要幕僚。韩复榘治鲁七年,山东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韩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韩复榘听了梁漱溟的讲学,对他的道德学问很是仰慕,于是便有了后来在山东鼎力支持梁的乡村建设计划。梁也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经费主要是靠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河南靠冯玉祥,在山东靠韩复榘。”
  韩复榘在山东推行乡村建设计划,旨在进行政治及行政改革。韩说:“中国紊乱至此,非从农村整理入手不可,余个人对此迷信甚深。在济南曾办‘村治学院’,现在山东又办有邹平之‘乡村建设研究院’。”又说:“我学识浅陋,而有学识的即‘乡村建设研究院’。因为它是集合知识能力分子在救济农村,一方(面)培养农民知识,一方(面)把农村组织起来,有组织才有力量。”他还说:“军队需要整理,不整理早晚要垮;政治也需要改革,不改革也是早晚要垮的。”他呼吁:“我不会改革,请梁先生帮我们改革吧!”韩复榘对梁漱溟非常尊重,当面称之为“梁先生”。凡梁所提建议,韩多采纳。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另外,韩复榘对戏剧事业十分热衷。当“晦鸣社”又回到济南演出时,其推出的爱国新剧受到韩复榘的关注。在一次剧团上演《文天祥》时,韩突然上台发表即兴演讲。他说:“王先生编的戏很不一般,兄弟认为大有深意,列位要好生想想,这才叫移风移俗哩!” “晦鸣社”因此而声名大噪。
  1931年,齐如山与梅兰芳、余叔岩、张伯驹、陈半丁等在北平创立“北平国剧学会”,后因经费问题而一度停办。韩复榘在济南闻讯后,鼓励齐“务必把‘国剧学会’再恢复起来”,并赞助他4000元的开办费及每月400元的经常费。“北平国剧院”很快又重新开展工作,直到抗战爆发。
  1938年1月24日晚,韩复榘在禁闭室被戴笠手下枪杀,身中七弹,当场毙命,死时四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