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黄是什么植物
塔黄是草本植物。 塔黄是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它是蓼科大黄属植物,通常能生长到1-2m左右的高度。它的根状茎和根都很长,也是比较粗壮的,最长能生长到2m。茎生长是比较挺直的,没有分枝,无毛。果实为卵形、宽卵形。所生长在我国的云南西北部,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很怕强度高的紫外线。 塔黄由约瑟夫·道尔顿·胡克和托马斯·汤姆逊于1855年发表在《手绘喜马拉雅山植物》上,其种加词“nobile”为高大、显赫之意,以表示塔黄在高山冰缘带植物中植株高大的特点。因植株形状呈塔状,分类上又归属于蓼科大黄属,中文名取为塔黄,也称塔形大黄,生长环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又名高山大黄。藏语音译“曲玛孜”。 形态特征: 塔黄是高大草本植物,高1-2米,根状茎及根长而粗壮,直径达8厘米。茎单生不分枝,粗壮挺直,直径2-3厘米,光滑无毛,具细纵棱。 基生叶数片,呈莲座状,具多数茎生叶及大型叶状圆形,直径20-30厘米,近革质,顶端圆或极阔钝尖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稍不规则,基出脉5-7条,和侧脉一起直伸向叶缘,于叶下面显著凸起,叶上面光滑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在脉上具稀疏短毛;托叶鞘宽大,阔披针形,长10-15厘米,玫瑰红色,两面均光滑无毛;上部叶及叶状苞片向上渐小近圆形,直径5-13厘米,叶柄亦渐短,苞片淡黄色,干后膜质。
塔黄是什么植物?
一、认识塔黄塔黄是辽科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花期黄色宝塔而得名。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始终抗贫、抗低温、抗大风、抗超紫外线。二、塔黄里的小世界年,成年的塔黄开花后,植株高约2m,黄色的花相互交错,越往上越小,形成一座密不透风的宝塔,像建在高山上的温室,保护着藏在里面的小花。黄花盛开后,花朵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吸引蘑菇蚊子授粉。授粉后,黄花会结出大量果实。虽然有些种子成为菇蚊幼虫的食物,但如果没有菇蚊授粉,黄花是不会结种子的,更别说继续繁殖了!三、塔黄的珍贵塔黄草虽未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但因其生长环境恶劣,数量极为稀少。如果你在旅行途中遇到它,请不要破坏它的生长环境,不能拔,不能吃。它真的真的很珍贵,需要大家去呵护。
塔黄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塔黄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塔黄一生只开一次花,之后就会死亡,对未开花的植株进行采挖确实对其种群的繁衍影响较大。不过,塔黄在生长周期里每年都会分蘖出不少新植株,而且它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具有三棱形果翅的种子可以乘风传播。 塔黄: 塔黄多少年开一次花是不固定的,大概在15到45年之间,要积攒足够多的养分才会开花,一生只能开一次。每次开花都会都会产生上万朵小花,结出上万颗种子,种子成熟后植株就会慢慢死亡。它开花的时候整体的形态就像白菜,会长出1.5-2米的大花序,比较鲜艳。 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野外随意采挖塔黄,有些当地人把塔黄作为食用或者药用植物进行采挖,旅行者更是出于猎奇目的对其进行破坏。这些都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当行为,这样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制止,最终会导致塔黄走向濒危物种的行列。 不仅如此,任何一种植物对于其所处的环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塔黄对于依赖其苞片来御寒的昆虫和依靠这些昆虫传粉的其他植物,都有潜在的影响,我们随意间破坏了一株塔黄,却很可能使许多昆虫失去了住所。
塔黄属于国家几级保护植物
塔黄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塔簧并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它虽然并不常见,但也不算野生保护动物的范围。它产自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及中国云南西北部,属于高大的草本植物,它的生长高度能达到1-2m左右,与竹子是相同的,在开花结果之后就会死亡,它的一生只能开一次花,从远处看就好像大白菜一样,不是很显眼。塔黄一生只开一次花,之后就会死亡,对未开花的植株进行采挖确实对其种群的繁衍影响较大。不过,塔黄在生长周期里每年都会分蘖出不少新植株,而且它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具有三棱形果翅的种子可以乘风传播。因此,塔黄在野外的植株数量并不少,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